close
【新華社】

11月11日在中國已成為年輕人「約定俗成」的「單身節」,這個略顯尷尬的節日還逐漸擴大著適用人群的範圍——他們結了婚卻過著單身生活,原因不是感情出了問題,而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在一起生活。

今年27歲的湖南籍小夥陳正明(化名)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謀生,家鄉人眼中的陳正明,是在中國首都從事互聯網工作的高材生,但他自己卻並沒有這種成就感。

因為月薪不到6000元的他既買不起房,也沒能為自己和妻子租上一間合適的房子。

陳正明與大學同學也是老鄉的妻子劉慧(化名)結婚已經一年多,不過這對小夫妻還處於分居狀態,陳正明與3個同事在公司附近合租,而妻子劉慧則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裏。

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顯而易見,北京的高房價以及年年飆長的房租讓他們難以承受。

「我們兩人加起來月工資8000多元,平時吃飯和零花需要3000元左右,還要給家裏寄錢,如果再花上兩三千元租房,那就是月光族,永遠不可能買房。」劉慧說,雖然有時覺得委屈,但為了終極的買房夢,還是願意忍受現在的分居。

「我們平時只在週末見面,有時遇到兩人都加班的話,可能半個月都見不上一面。」陳正明說。

更尷尬的是,由於沒有自己單獨的住處,週末相聚時,他們常為過夜發愁。「畢竟有室友不方便,多數時候是在旅館湊合的,而且也只選擇200元左右的低檔旅館。」陳正明常覺得愧對妻子。

在北京、上海和廣州等中國一線大城市,這一現象並不鮮見。高房價和高房租已成為年輕人生活的枷鎖,為了盡可能省錢,他們通常選擇群租,而且房子一般離上班地點有一兩個小時的車程。在各自生活的夫妻看來,他們找到了最划算的生存方式,當然他們需要付出代價——無法享受正常的婚姻。

「週末夫妻族」讓不少人覺得心酸,而在中國,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,夫妻雙方多數是丈夫選擇到大城市謀生,留下妻子和孩子獨自生活。

在北京西單上班的王曉淩每天都會主動留下來加班,新來的同事都以為他是沒有成家的「工作狂」。而事實上,這位今年30歲、步入職場4年的「白領」已經結婚三年,且有一個一歲的女兒。只不過,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千里之外的哈爾濱。

王曉淩說,到現在都沒能團聚的原因是,以他的8萬元年薪還不足以讓妻兒過上好日子。「

要讓妻子辭掉工作來北京,風險很大,而且北京房價、物價這麼高,兩人在一起肯定過得緊巴巴的。」王曉淩打算再拼幾年,衝上公司的中層,到年薪15萬元以上時再把她們接過來。

當然,「週末夫妻族」和「異地婚姻族」面臨的只是階段性困難,當家庭達到一定經濟實力時,他們便能夠在一起生活,而中老年人的問題則顯得更加特殊。

老家在浙江紹興縣城的尹愛華今年已經55歲,與丈夫育有兩個子女。她原以為退休後會有機會去實現自己年輕時的旅遊夢,然而5年來卻沒能出門旅遊一趟——前三年她在上海幫女兒帶外孫,後兩年她又跑到北京給兒子照顧孫女。

當下,一批中老年人為了照顧子女的下一代或者幫忙料理家務,而不得不離開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,離開與之相守大半輩子的老伴,「漂」在大城市過起異鄉生活。

儘管照看小孩有很多樂趣,但尹愛華在陌生的城市總覺得格格不入,除了沒有朋友、語言有障礙外,她常常陷入對老伴的想念和擔心中。「老伴老伴老來伴,沒想到老了還要分開。」尹愛華說,她擔心一直依賴她洗衣做飯的丈夫一人在家不會照顧自己。

尹愛華的子女並非不知道這些,只是面對現實的壓力,他們還是選擇暫時委屈下母親。「我不可能辭職當家庭主婦,也雇不起保姆,除了請媽媽來幫忙,沒有別的辦法。」女兒張青青說,她能做的就是下班後多陪陪老人,緩解思鄉之苦。

北京心靈智慧婚戀培訓機構首席情感教練趙永久認為,這些現象的出現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不可避免。大城市的高房價、高物價,以及工作壓力等,正對婚姻系統造成威脅。

「由於兩地分居,使得‘另類單身’一族心理和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,所以離婚率比普通夫妻高很多。」趙永久說。

趙永久表示,兩地分居反映了當下一種社會現象,大多數人在情感和事業出現衝突時,都會以事業為重。「這沒什么不對,但是人們不應該忽視自己的情感需求,不能讓心靈層面有缺失,因為心靈層面的缺失也會反過來影響事業的發展。」

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姻家庭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嚴山則認為,這些分居現象帶有階段性,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,會逐漸減少。

「隨著經濟整體提升,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差距縮小,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,夫妻就不再需要通過分居來平衡婚姻與生存的關係。」嚴山說。

【2012-11-10 新華社】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伶 的頭像
    小伶

    小伶的正妹資訊部落格

    小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