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文/高雄畫刊】
茄萣金鑾宮是茄萣區漁民出海時心靈的寄託。(圖/黃建樺 攝)

海洋的瞬息萬變,牽動著靠海吃飯船民們的生計與生命。面對著必須在海上討生活,隨時面對著海帶來的禍福無常,宗教信仰是沿海居民生活背後一個重要的心靈支柱。

行向遠方的船,凝聚著岸上親人對平安歸來的祈求,以及對豐收滿載的盼望。平安返港的船,港邊的人用喜悅與對海對神明的感謝迎接。這所有的期望祝禱,寄託在聚落中的廟宇與神明上。高雄眾多沿海地區的信仰中,從東方的媽祖、王爺、海府將軍到西方的天主教聖母等,都成為居民祈請豐收、平安的對象。各式不同的祭拜儀式中可看見高雄多元且具特色的海洋信仰文化。

住民的海洋守護神 媽祖與王爺

媽祖與王爺,是台灣沿海普遍的信仰,同時與過去這塊土地上居民靠海維生的方式密集交會。當先民渡海來台時,傳說女神媽祖是他們平安橫越波濤洶湧黑水溝的海洋守護神;代天巡狩,據聞為居民驅除邪靈瘟疫的王爺,有著鎮守地方的平安寄託,在沿海地帶形成壯大的信眾群,每當漁民出海時,常常祝禱著「媽祖婆保佑、王爺公保佑」。而這兩大信仰的主神也成為高雄漁村中供奉的主要神明。

高雄媽祖香火多為早期先民所攜來,並在落腳地建廟,高雄沿海區域各有不同來歷與習俗祭典,目前市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媽祖廟,除了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熱鬧的遶境進香活動之外,茄萣區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媽祖廟金鑾宮,更是今(2012)年12年一次王船醮典的舉辦宮廟。

茄萣王船醮典

今年正逢金鑾宮12年一科的王船醮典。(圖/鮑忠暉 攝)

燒王船的習俗來自於過去沿海地帶時常有瘟疫發生,在醫學不發達時,信徒求籤,問卦造王船請天上神明來驅除病魔。在台灣西南沿海都有請王送王的燒王船祭典,而高雄地區茄萣的燒王船祭典規模盛大,由地區上四間主要廟宇:頂茄萣的賜福宮、下茄萣的金鑾宮、白砂崙萬福宮、崎漏正順廟約8-12年輪流舉辦,屬於不定期的王船醮典,由神明指示來決定辦理時間。與屏東東港、小琉球、台南等地定期舉辦的王船祭有所不同,也因為是不定期的醮典,居民與廟方更加慎重其事,祭典規模更加隆重。

今年正逢下茄萣金鑾宮舉辦12年一科的王船醮典,創建在1777年的金鑾宮主神奉祀媽祖,是當時以捕魚為生的聚落居民,為祈求神明保佑而立。在建廟沿革記錄當中可以找到許多媽祖庇佑,讓魚蝦豐收,神火引導海上迷途漁船返航等神蹟。代代的居民們累積虔誠的信念與感激,讓金鑾宮逐漸成為香火鼎盛的重要地方廟宇。廟中有一個相當珍貴的歷史文物:主壇上的媽祖金身,是目前已經很少見的軟身媽祖,過去是由唐山師傅來台雕塑,身軀四肢關節可以轉動,與常見的木刻神像有很大的不同。特殊的工法,現在已找不到匠師來修整,因此廟方嚴格地保護媽祖金身,鮮少移動,一般信眾也只能遙望供奉在神壇間的媽祖神像。

金鑾宮的軟身媽祖金身是少見的珍貴歷史文物。(圖/鮑忠暉 攝)

今年的金鑾宮王船祭,在2011年6月媽祖顯聖旨示後開始籌辦,一連串的儀式與王船動工,帶動著茄萣區熱鬧的氣氛。王船由茄萣在地老師傅蘇春發著手打造,擁有40多年經驗的蘇師傅,全憑經驗與靈感,不用藍圖空手建造出這艘用實木建造,比照真實漁船,可以出海的大王船,船長70台尺(21.21公尺)、寬14台尺(4.24公尺)、高5.8台尺(1.76公尺),是南台灣歷年來最大艘王船。花費半年時間打造的華麗王船,從船體製作、雕刻與彩繪都遵從在地師傅的傳統進行,讓茄萣地區保有完整的王船製作技術。

今年金鑾宮的王船是南台灣歷年來最大艘。(圖/黃建樺 攝)

建醮期間,整個茄萣地區香烟繚繞,鞭炮聲不斷,許多外地遊子紛紛返鄉參加,在地藝陣輪番上陣,廟前廣場擺上盛大的祀宴大典。老人們在廟旁聊天比較著記憶中一次次不同的王船醮典,參加藝陣的年輕人,趁著休息時間躲在陰涼處,等著出場的時間,而孩子們又是怕著不時響起的鞭炮聲,又是想要到廣場上穿梭在七彩繽紛的王船與牌樓之間,感染著這份地方祭典的喧鬧氣氛。

滿載的王船,會在醮典最後一天「送王」儀式中,由在地的壯丁,手拉大繩索牽拉王船抵達海邊,並載著各式物品,包含柴、米、鹽包、糖包及貴重物品,堆置在船上及船邊,隨即在神轎及諸多陣頭賣力操演下,王船起火燃燒,恭送王爺出航。在岸邊層層圍繞的居民們,將對平安的祈求寄託在熊熊火光中燃燒的王船,祈求著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。

祂 從海上來 (下)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高雄畫刊》六月號】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伶 的頭像
    小伶

    小伶的正妹資訊部落格

    小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